在劳动关系多元治理中,奏响和谐劳动关系最强音
近年来,合江县深入开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通过1234工作模式,坚守党建引领把方向、狠抓两个循环齐发力、依托三方机制助协商、握牢四级联动强合力,将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推向纵深发展。
一、以法治护航为底线,筑牢和谐稳定屏障
合江县始终坚持以权益维护为抓手,建立“四早”机制提升法治效能。一是风险隐患早发现。完善预警监测机制,建立涵盖人社、法院、工会、检察、律师、教师等行业的劳动关系专家服务团,推行企业“一对一”服务制度,提供“政策宣传、纠纷化解、风险防控、法律援助”等服务,常态化走访调研、摸底排查,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劳动关系情况,加强源头治理。二是部门力量早介入。健全源头化解机制,整合三方协调委员会力量,建立“宣传+执法+调处”为一体柔性执法机制。开展法治体检,向企业发放用工调查问卷,强化监管手段,加大检查力度,以稳岗就业为宗旨,开展争议隐患协同治理。三是矛盾纠纷早处置。建立联动处置机制,整合“仲裁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工会调解+司法调解”五调联动,做实“县+镇(街)+村(社)+企业”的四级联动格局,实现横向纵向积极推进劳动争议就近就地化解。四是工资支付早落实。组织专班进工地、入园区组织开展根治欠薪专项宣传,指导督促相关单位贯彻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规定和工资专用账户办法,最大限度减少因违法分包转包等引发的欠薪问题。2022-2023年,被评为全省“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先进集体”。
二、以劳企共赢为内核,激发主体构建自觉
合江县始终坚持以劳企共建为构建和谐劳动核心,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树企业品牌。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建立了由多部门指导完善的企业党群组织和调解组织,发挥党组织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党建铸魂作用,为企业平等协商搭建平台和阵地,让职工有组织可依靠,有事好商量。“五型”鑫阳、“天华处处党旗红”等党建品牌让劳企有了主心骨。二是强化联盟合作促多方发展。针对不同行业性质有针对性的举办劳动关系大讲堂,发放调查问卷梳理用工风险,搭建“企企、政企、劳动关系协调员”联盟,通过“示范引领+传帮带”结合,通过国有企业带动民营企业,规上企业带动小微企业,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民主管理制度、协商协调制度、纠纷化解制度,发挥劳企双方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主体作用。三是强化培育选树繁和谐之花。加强“育匠人兴企业”建设,聚焦品牌塑造,选树“匠人、酱人”,发扬工匠精神锻造了一批以左东亮为代表的全国劳动模范人才;传承酱人文化,培育出陈思维、李德平为代表的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酱人传承人;擦亮“荔城名厨”川字号劳务品牌,以培养技能人才和工匠大师为支撑,深入挖掘我县传统文化与劳动关系相互融入,将党建引领与企业文化融入到生产经营中,营造出创先争优比学赶超氛围,推进劳企共建和谐共赢。
三、以勇于创新为法宝,优化公共服务活力
合江县始终坚持以共建共享为法宝,提供公共服务,共享共建成果。一是拓展服务范围。成立一站式联合调处中心在劳动关系多元治理中,奏响和谐劳动关系最强音,融合工会、人社、司法力量,提供集聚“政策咨询+举报投诉+劳动仲裁+就业帮扶+法律援助+司法确认”综合服务,一窗式受理一站式终结,今年以来,经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置换调解书87份,经县法院司法确认制作调解书40份,涉及金额780余万。梳理形成“劳动用工合规指引”精准对接企业和职工需求,从源头上促进“大和谐”。依托临港工业园区劳动争议省级金牌调解组织,成立“园区劳动关系公共服务驿站”,建立标准农民工工资速裁庭,开展劳动关系协商协调工作、法治讲堂、主题沙龙等活动,提升园区和企业协商协调能力,突出共建共享。二是延伸服务触角。整合人社、司法、工会部门力量,成立劳动争议人民调解组织,下设“新就业形态”“建筑行业”劳动纠纷调解室,聘请退休干部、劳动关系协调员、律师等社会力量担任调解员,受理超龄、超时效,伤残待遇、劳务关系纠纷等案件,打破劳动争议受案范围与处理程序壁垒。三是搭建政企服务平台。通过培育有能力的市场主体,成立劳动关系服务驿站。在个私协会成立了“个私协会劳动关系服务驿站”,免费提供岗位推送、网络直播、人才输送、风险防控、纠纷化解等服务,通过网络直播销售我县荔枝、真龙柚、酱油特色产品,接受劳动争议仲裁委托办案15起。依托鸿千零工市场,整合人社和工会力量,指导提供劳动关系服务,探索聘请劳务派遣企业主为调解员的化解纠纷办案模式,将“劳动维权+就业帮扶”相结合,在案件调处过程中贯穿职介服务,提升再就业竞争力和择业能力,助力劳动争议化解,今年以来,通过搭建再就业平台,已成功帮助因劳动争议失业的150余人到企业就业。
四、以共建共享为目标,助推成渝双圈建设
合江县始终坚持贯彻落实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宗旨,一是建立合作机制。同江津永川两地签订合作协议,加强劳动监察、仲裁调解、工会服务方面信息共享与双向服务,建立两地联动机制,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提高服务效率。二是加强交流学习。多次召开“合永江”劳动关系联席交流会,建立三地劳动关系协调员联盟,互育共建共享协调员储备,共同提升应对和处理疑难、复杂案件的能力。三是探索异地维权。建立三地维权绿色通道,拓宽异地劳动保障权益救济渠道,探索异地委托办案和文书互认,高效便捷维护劳动者权益。截至目前,积极主动为重庆籍79名农民工成功调解获薪196余万元。
温馨提示
如已完成请点击”已登录“